低价购车竟是“杀熟”?
“我朋友是汽车中介,想买车可以直接找我。”
“我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给你的价格肯定比市场价低的啦,这点你不用担心。”
......
对于许多人来说,买车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当然能省则省。当意向购买新车时有熟人“代购”,还能获得低于市场价的“内部价”,既省事又省钱,何乐而不为?
但是,熟人介绍的购车“内部价”,一定靠谱吗?
日前,潮安法院审结一宗诈骗案,依法判决被告人沈某锴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2024年3月,被告人沈某锴因工作与被害人石某认识,交谈过程中得知被害人石某想购买汽车。被告人沈某锴遂虚构其能以优惠的价格购车,骗取被害人石某的信任,后以购车需先支付定金为由,诱使被害人石某通过线上支付方式向其支付人民币 10000 元,后将该款用于日常生活开销。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沈某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若广大群众有购车需求,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如需通过声称“有途径”“有熟人”的中间人进行购车,则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主动核实对方资质及渠道的真实性。在向其支付购车定金时,应尽量避免对私转账的情况,并及时签订正规的购车协议,避免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