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头连着金融安全,一头关乎群众生活、民生保障。如何高效解决金融纠纷,潮安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给出了“最优解”。
“我要不是创业失败,手头没了资金,我怎会拖着欠款不还呢?”
“我们现在每个月的家庭收入有限,水电费、伙食费、孩子教育费用等支出已经让我们入不敷出,处境非常艰难,银行还这么不近人情,非要我们限期还清所有欠款!”
陈某和林某夫妻俩坐在调解室里,向调解员诉说着生活的困境。
原来,2022年10月,陈某和林某因投资需要,向某银行借款42万元用于周转。后因陈某和林某未能按约定偿还借款,某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陈某和林某偿还本金及利息。
因该案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事实清楚、争议焦点明确,具有调解可能性。法官在征得某银行和陈某、林某同意后,将此案件委派至潮安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开展先行调解工作,分别从金融专业视角和法律规范两个维度着手解决争议。
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调解员详细了解双方诉求,厘清双方关于还款期限、利息减免等争议焦点,找到了打破分歧尖锐与履行困境僵局的突破口。
“你们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们能理解,但在之前你们和银行已经签订了借款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将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且对个人征信造成负面影响。”
一方面,调解员从诚信守信角度出发,向陈某、林某释法说理,让其从法理和情感上意识到遵守合同约定是个人不能推卸的法律责任。
“如果该借款纠纷进入诉讼阶段,将面临诉讼周期相对较长、执行难度较大等风险,结合陈某夫妻俩的实际履行能力,建议适度让步,适当降低每月还款金额。”
另一方面,调解员向某银行代理人员讲清当前陈某和林某的客观情况,引导其进行换位思考。
“希望你们双方能相互理解,彼此各退一步。”
最终,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解释及劝导,双方达成“分期+延期”还款的调解方案,银行同意延长还款期限,陈某和林某每月付还欠款3500元,直至付清为止。
针对陈某和林某家庭困难的情况,调解员再次进行协调,促使银行同意减免部分逾期利息,并制定“先本后息”的还款顺序进行偿还债务,最大程度减轻陈某夫妻俩的经济负担。
这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柔性调解,是潮安法院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一站式”解纷的生动缩影,实现了案结事了与司法温度并重的良好效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