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法治新闻 法治新闻
坚持宽严相济,做好新时代的刑事审判工作
日期 : 2019-10-27 来源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贯穿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的全过程,是司法机关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人民,保障人权,正确实施国家法律的指南,对于提高犯罪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加强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周强院长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做好新时代刑事审判工作的导向作用。

  新时代赋予宽严相济新内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犯罪情况的变化,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适时调整从宽和从严的对象、范围和力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治安形势和犯罪状况的变化,也对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平稳,总体可控,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但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等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黑恶势力犯罪、金融领域犯罪、电信网络等新型犯罪、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危害校园安全等涉民生领域犯罪依然严重。刑事审判工作及时注意到这一重要变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适时调整依法严惩的对象、范围和力度,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时,针对近年严重暴力犯罪总数和占比下降、轻微犯罪成为主流的新形势,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以及惩治犯罪的实际需要,对于犯罪性质尚不严重,情节较轻和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以及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依法从宽,自“六刑会”以来,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占81.6%,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通过在刑事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既保证了法律的正确适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犯罪治理绩效。

  宽严相济引领司法改革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司法改革紧密结合并贯穿司法改革的始终。各级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结合我国犯罪案件数量增长但轻微犯罪比重增加的新态势,坚持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导,对刑事审判工作先后进行多种试点改革,并将改革成果积极总结推广,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速裁程序等多项司法改革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完善了刑事审判机制,使有限的司法审判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和使用,不仅明显提高了刑事审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进一步加强了对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宽严相济促进公平正义

  刑法参与社会治理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代语境下,人民法院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公平正义的需要,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统一、公正与效率相统一、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的司法理念,以宽严相济提升社会公平正义。首先,各级法院和法官大局意识增强,法治意识巩固,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敏感复杂案件,须从严的从严,该从宽的从宽,宽严相济,恩威并举,兼顾了天理国法人情,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次,认真践行犯罪治理观,如在打击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严惩其背后的保护伞,依法惩治关联犯罪,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稳定。最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了庭审实质化、强化了律师的辩护作用,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贯彻营造良好环境。(来源:《人民法院报》)


© 2017 潮州市潮安区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8054643号